主战场上“鏖战”正酣
摘要:
■ 本报记者 郑进超
编者按:去年,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占全市总量近八成;省级以上开发区推进亿元以上项目共678个,各开发区项目建设保持齐头并进态势;外贸进出口额实现16亿美元,同比增长4.69%,占全市总量61%以上。19家开发区实现外贸额超千万美元。在规模上,开发区成为我市大开发、大开放的主战场,而且在经济发展质量上,注重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成为引领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升级
“去年,我们开工、续建和谋划的亿元项目达到119个”近日,吴桥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俊义告诉记者, “巩固老产业、吸引新产业”是吴桥县在项目建设上的一根主线。过去,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配件加工、橡胶橡塑和新型建材是吴桥的四大产业,而这些亿元项目的引进,将远远超出了四大传统产业的范围。
这些亿元项目不仅涉及文化产业,也包括新能源产业。
其中,正在推进的包括和中广核公司合作的日产3万立方米的车用生物燃气项目、光伏发电项目等。
传统产业必须提档升级,是吴桥开发区管理者的共识。
艾格瑞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企业,公司的两个主体车间和研发楼已经完工,这家公司生产的叶轮盖板,在煤炭机械上广泛应用,在主要部件上,它使用橡胶取代了金属,使产品更加耐磨。
去年,泊头引进4家韩资汽车配件企业,它们均是韩国现代的配套企业,将为北汽现代第四工厂提供配件产品。
汽车配件产业被泊头开发区视为新兴产业,专门规划建设了1平方米公里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
近年来,泊头开发区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在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把高端数控机床作为长远发展目标,进一步延伸传统铸造产业链条,规划占地1平方公里的“数控机床产业园”;依托泊头市汽车模具产业优势,以北京现代落户沧州为契机,发展配件产业。除了4家韩资汽车配件企业外,总投资达26亿元的河北泰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已经开工建设。
千亿级产业呼之欲出
去年,北京现代第四工厂落户沧州开发区,而多家韩资配件企业也相继“追随”而来。
现代摩比斯、韩国世原、北京海纳川等30多个汽车零部件项目相继落户,总投资达100多亿元。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形象地比喻:“如果整车是‘1’的话,零部件是‘3’,那么把整个汽车产业链都算下来,就是‘10’。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规划产能整车30万台、发动机20万台,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360亿元,税收45亿元,这只是一个整车环节。如果把零部件、物流、服务贸易全部算上,再加上汽车金融以及带动相关三产的发展,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汽车综合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
而在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另一个潜在的千亿级产业也在酝酿当中。
2015年初,随着22家生物医药企业签约,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落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随后,又有26家生物医药企业签约。
“北京共有170余家医药企业,我们有信心能争取到100家企业到临港来投资,实现投资500亿元,产值超千亿元。” 临港开发区负责人张召堂表示。
这两个准千亿级产业,可以说对当地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推动作用。
“临港发展的精细化工,是在原有石油化工基础上的转型升级的结果,而生物医药、医药中间体等,更是精细化工中的高端产品,除了生物医药产业,以后我们还将引入医药中间体,进一步推进精细化工转型升级,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整机出口 小荷已露尖尖角
去年底,泊头开发区的巨人重工收获了意外惊喜,前去意大利参展的机床,被意大利客商看中了。此前,德国的客户已经预定了一台,让以苛刻闻名的德国人相中,巨人重工有了底气,没想到借着参展的机会,又有订单上门。
泊头的压瓦机也走出了国门。压瓦机产业从配件作坊起家,通过持续的模仿、创新,有的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它们生产的数控压瓦机,用户只要输入相应的数据,就能得到想要的产品。
泊头的环保设备也远走印度等国家。去年12月,高科公司向印度出口6台大型除尘设备。国际市场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东光的纸箱包装机械,也已漂洋过海。他们不但能自己编程,还能实现远程控制。
国外的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可以通过设备联网,企业能在网上进行诊断,实现远程会诊,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对于国内分期分批付款的客户,如果有客户逾期不能付款,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强制停机,一些设备能够提前预警,哪个部位可能会出现故障,能够提前在网上显示。
目前,东光有100余家企业具备生产远程控制系统的能力。
这些整机出口企业,虽是从配件起家,却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国际上让“中国制造”变得不同。
沧州经济快速发展,装备制造将是六大火车头之一。而整机制造,特别是机床设备等目前已经开始悄然担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