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补钙产品该咋选
摘要:专家建议:视个人体质而定,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
本报记者 李昕也 本报通讯员 贾娜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补钙的重要性。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市场上补钙产品令人眼花缭乱,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选。
■ 30款补钙产品
含钙量相差2.5倍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市场上销售的30款补钙产品中,含钙量最大相差2.5倍。
报告称,目前中国人平均每天钙摄入量只有391毫克,仅仅达到推荐供给量的41%。30款样品中,含钙量最高为3.69×105毫克/公斤(553.5毫克/片),最低为1.03×105毫克/公斤(129毫克/片),相差较大。
30款样品都对适宜人群进行了明确的标注,在所标注的不适宜人群中,孕妇和少年儿童比较多。此外,30款样品中有21款颗粒偏大,吞咽不方便,咀嚼片的口味有待改善。报告指出,市场上国产和进口的补钙制剂种类繁多,对个人来说,选择哪种钙、每天补多少钙、何时服用,都要因人而异。
■ 补钙产品多
市民选择难
昨天,记者走访我市各大药店看到,补钙产品五花八门,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每个药店都摆放了十几种补钙产品,国产的、进口的都有,碳酸钙、氨基酸钙、乳酸钙等种类繁多,胶囊、液体钙、片剂一应俱全。
在新华路一家药店,前来给母亲购买补钙产品的张玲,听到药店销售人员介绍不同品牌的补钙产品时犯了难。她说:“补钙能够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但十几种补钙产品,销售人员各说各的好,真不知道到底买哪种。”
王女士全家一直在吃某知名品牌的钙片。“我们吃的钙片属于保健品,这款钙产品适用人群分为老年人和成年人两种,与其他钙产品相比,划分还是比较细的。全家人吃了有一年半的时间,倒也没看出好不好。可是社区门诊大夫告诉我,保健品类的补钙产品根本不管用,只有药物钙才有效果。如果真不管用,药店为什么还卖那么多补钙产品?”王女士对吃什么样的钙产品一时也没了主意。
相信不少市民买补钙产品时,多少会患上“选择困难症”。有些消费者就表示,不清楚各种补钙产品有什么区别,要想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补钙产品实属不易。市民孙女士说:“现在补钙产品挺多的,自己购买时就是看哪个含钙量高。”
■ 钙产品适用人群不同
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营养教研室教授李胜利告诉记者,我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2013版)中钙的摄入量参考值为成人每天800毫克、中老年人每天1000毫克。奶制品是比较好的钙源,但人体对钙剂的吸收率大约在30%左右,如果身体需要,可适当补充钙剂。另外,为了促进钙的吸收,要多晒太阳,适当补充维生素D。
“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健准字以及食准字补钙产品适合日常预防,如果是治疗缺钙,需要服用药准字的补钙产品。所以,市民要想补钙应先了解自身健康况状,然后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钙。”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西药学部主任肖莉介绍,市场上钙产品大致分为无机钙、有机钙和活性钙。无机钙,如碳酸钙、磷酸钙、氧化钙等,它的特点是钙含量相对较高,吸收率较好;有机钙,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氨基酸钙等,其特点是溶解度较高,但钙的含量较少;活性钙是以动物骨骼和贝壳为原料,溶解度大,但含钙量少,重金属含量较高,对肠胃刺激大。
肖莉告诉记者,选择补钙产品时一定要了解其有没有副作用,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因为有的产品虽然含钙量高,但容易刺激胃,不宜空腹服用;有的产品含有钠、糖、防腐剂,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病人就不适宜。“目前市场上有些钙产品虽然价格昂贵,但钙含量不一定高,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另外,市民也要合理补钙,切莫超量。”肖莉说。
>>>链接
隔玻璃晒太阳
影响补钙
晒太阳与补钙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太阳中的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UVB)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有传言称:隔着玻璃晒太阳会大大降低补钙效果。那么这一传言是真的吗?玻璃真的会阻挡紫外线吗?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员对此进行了求证。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中国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赵修建说:“通过实验发现,普通白玻璃大概可以透过9%的320纳米以下的紫外线,而单银中空低辐射玻璃的透过率基本上是0%。”
所以,在家中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的透过率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影响人体合成补钙所需的维生素D。因此想要达到较好的补钙效果,人们应该多在户外或者打开窗户晒太阳。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潘勇卫说:“在一天里面,上午的9点至10点和下午的4点至7点,这两个时段温度比较合适,阳光里的紫外线强度也比较合适,适宜晒太阳。”
据《人民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