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区实验小学小记者气象局里探寻气象奥秘
摘要:在随后的参观中,小记者们来到气象影视中心,现场观看了气象节目录制的全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站在蓝色幕布前,主持人就不能穿蓝色服装,否则会显示不出来,而绿颜色的幕布前则是绿色显示不出来。”

本报讯(记者 赵新宇)1月8日上午,新华区实验小学80余名小记者来到市气象局,了解气象知识,探寻气象“风云变幻”的奥秘。
小记者们首先来到了人影作业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各个作业点的火箭弹和高炮吸引着小记者们的目光。 “所谓人影就是人工影响天气,例如人工降雨,就是根据空中的云层,通过发射全市各个作业点的火箭弹和高炮来进行催雨。”工作人员耐心地讲解着。“火箭弹该怎么样发射呢?”“火箭弹最高能够打到多高?”“碎片掉下来后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听完讲解后,小记者们纷纷向工作人员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工作人员则一一做了解答。
在随后的参观中,小记者们来到气象影视中心,现场观看了气象节目录制的全过程。只见两间演播室里分别挂着一块蓝色和绿色的背景幕布,主持人站在幕布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台电视机。而在制作室内的电脑屏幕里,主持人的背后则出现了气象云图。“这也太神奇了,后面那块布怎么没有了,这些天气又是怎么出来的?”小记者们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大家在电视里看到的背景地图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录制节目时,身后只有一块纯色的背景布。然后通过后期技术将气象图和主持人组合在同一画面中。”负责后期制作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主持人一般是站在固定的位置,看着左侧电视机上的地图,并指出相关地点所在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站在蓝色幕布前,主持人就不能穿蓝色服装,否则会显示不出来,而绿颜色的幕布前则是绿色显示不出来。”工作人员告诉大家,天气预报影视制作采用的方式一般都是抠像方式,所有与幕布同颜色的东西在视频中都不会显示出来,取而代之的就是之前制作好的气象云图。
“那我们可不可以体验一下,做天气预报主持人啊?”一名小记者突然问道。看着小记者们跃跃欲试的样子,工作人员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不仅要记住稿件上的内容,还要指出相应的地理位置,同时得在语气和音量上拿捏好,真是不容易。” 过了一把气象主播瘾后,小记者贾雨晴感慨地说。
“以前我一点气象知识都不懂,今天的收获太大了。尤其是在那个气象影视中心,播报天气真是太有趣了。”小记者韩晓阳兴奋地说,“今天收获了很多知识,回到家以后一定要给爸爸妈妈讲一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