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天作之合的“相约”
携众多实验室、高校的高科技技术成果及专家资源优势,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沧州分中心(以下简称沧州天合)自落户以来,积极走出去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推动先进的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变成生产力,快速实现效益,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作为一个平台,沧州天合可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把技术成果、智力资源“空降”到企业,将会成为高新区乃至沧州企业创新的高地,为“五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本报记者 郑进超
两种情怀碰撞出火花
位于沧州市高新区的沃润达金属包装公司,是国内金属包装行业中首家引进10万级净化车间的企业,公司同时拥有10项自主研发的技术专利。
何雷,沃润达公司年轻的总经理,自接手家族企业后,他一直有一个强烈的心愿,那就是把公司打造成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去年投资近千万元引进了先进的包装生产线,生产罐装奶粉的底盖,顺利通过伊利公司的高标准审核,成为了伊利公司的供应商,并占到伊利需求量的三分之二。先进的生产线很快见到了效益,如今公司订单多得做不过来。
但何雷并不满足。他想让公司变得更好,学习外国企业,实现自动化、现代化,甚至领跑整个行业。
这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情怀。
这种情怀,需要一个契机来实现。
去年,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沧州分中心落子沧州高新区,何雷的沃润达和沧州天合不期而遇了,他们在创新上有了共同诉求。随着天合主动登门拜访,何雷把握到了这次契机。
沧州天合,依托中关村195家开放实验室、中关村大批优质创新创业企业、北京200多家专业学会的科研技术和成果,以及各领域专家资源,将成为高新区乃至沧州对接北京科技成果及智力资源,促进当地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沧州天合的落地,是我市推进“五城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战略版图上的一块重要拼图。
“五城建设”是沧州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需要,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体现,集中表达了沧州人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迫切发展的心愿,承载了沧州人谋求创新发展的情怀。
企业发展的情怀,城市跨越的情怀,在天合这个平台产生了碰撞,融合并迸发出激情的火花。
作为一个平台,沧州天合可以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开展成果及需求评价、成果需求对接、项目策划、资源整合、重大项目落地撮合等全方位、全过程系统服务,进而加速科技与市场的融合及转化落地。
沧州天合负责人介绍,借助平台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方面的特色专业服务,中心将着力打造为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第三方评价平台;重大科技项目咨询策划平台;科技成果和需求发布、对接、撮合平台;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和需求信息大数据平台,并努力使本平台成为沧州市创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产业的新亮点。
换句话说,企业的创新不再是单向,而是交互的,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甄选适合自己的技术,还可以通过平台对接高校及专家资源。
当下,创新不足是很多企业的短板,在竞争压力下,他们最迫切的需要无疑是新技术。作为三线城市,沧州吸引高级技术人才没有太多优势。他们更倾向于北上广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因此,为了在创新上有所作为,很多企业纷纷跑到北京、天津等地,建立公司,招徕人才团队,专门从事研发。
而沧州天合的落户,或许将改变这种态势,将研发的天平慢慢向沧州倾斜。
挖掘企业需求 搭建转化平台
自沧州天合落户以来,他们没有坐等企业上门,而是积极走出去,深入企业,发现并挖掘企业的实际需求,努力将沧州企业的现有技术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
上半年,他们先后对高新区内16家科技类、制造类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并对企业需求及成果进行了跟进。
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初步取得两项成果:沧州沃润达公司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多次派人外出学习考察,计划引进机械手,天合将与公司负责人赴北京同高校进行对接;沧州锐星化学科技公司计划在高新区成立国家级新能源锂电池实验室,目前项目方正在抓紧拟定方案,天合及时进行跟进。
与此同时,沧州天合的管理人员也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常态下的对接工作。
今年上半年,他们在完成日常工作外,于5月17日赴天津参加了“天津市河西区科技周系列活动——发挥中关村科技创新驱动示范作用、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助力工程,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天津河西中心)揭牌仪式暨优秀成果发布展示会”;于5月30日赴北京参加了由商务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第四届北京京交会”,并参加了中关村天合转促中心承办的“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服务专题活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中科技成果转化新机遇”论坛。
通过学习,他们更加深信,平台在发挥科技转化作用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和巨大的空间,同时,他们也掌握了更多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增强了开展工作的自信。
下半年,他们准备进一步扩大沧州天合在沧州的影响力。计划在完成对接高新区内企业的需求、成果转化以外,逐步面向沧州各县(市、区)企业进行实地挖掘并从媒体宣传、活动策划及赢利为主进行着手。通过与市工商联、各县市科协加强联系,掌握更多企业信息资源。
为了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天合,增强企业对创新的认知,他们筹划邀请北京相关专家、学者来沧举办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峰会,围绕优秀科技项目成果推广、企业上市融资论坛、EMBA高端论坛、“一带一路”沧州经济发展改革方向、科技展等五个分论坛进行展开。
牵手企业 转型升级
这几天, 沧州天合的负责人和沃润达公司总经理何雷商定好去北京,与几家高校自动化领域的教授进行对接。
在何雷看来,实行自动化对企业至关重要。他说,如今企业的竞争压力加大,必须想办法降低成本。工人的工资是不能降低的,公司反而在这几年每年都给工人涨工资。只有通过上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才能压缩生产环节的成本。当然,工人也不必下岗,可以去公司的新项目工作。
他计划引进机械手,先应用在饮料盖的生产线上,代替人工进行检验、包装及搬运。一旦应用机械手,可代替20%的人工。
“自动化是趋势,是势在必行的,国外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了”,何雷说,现在这个行业没有现成的设备,公司已经两手准备,单方面研发或者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共研发。他认为天合的平台非常不错,尤其是可针对企业实际与高效实现对接。
对于与沧州天合的合作,何雷充满期待。他认为可以采取多种合作方式。
“一是可以在公司成立校企工作站,共同研发新型材料或新产品;二是公司可以为院校提供实习基地;三是高校科技成果在公司进行转换。”
何雷希望借助沧州天合的平台,促进公司生产向工业4.0迈进。
沧州天合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在全国建立了35个分中心,帮助众多企业引进技术,不但成为科技转化的平台,还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跳板,与企业实现了双赢,这也是沧州天合的目标。
网友评论